_DSC1890.jpeg
啟動日期:2023-MAR-18  完工日期:2023-AUG-5

在1960年代,瑞典這個中立小國造出了當時最先進的戰機。配合瑞典分散式機場、公路起降的戰略,這架飛機簡直可以說是做到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程度。音速二倍、500公尺短場起降、簡易維修、模組化設計、多任務通用構型、資料鏈通訊,完全是走在時代的最前端,是繼SAAB 35之後的又一經典。達成這困難的目標有一個重要的因子:前置翼佈局或大家較常聽到的鴨式佈局。和傳統佈局差異最大的就是把水平安定面從主翼的後方移到主翼的前方去,下面這張圖是我在課本裡看過的,教科書拿來當範例的就是今天的主角SAAB 37。

這張圖是說前置翼可以形成渦流流經主翼的上方有助產生升力,加上主翼的雙重角度三角翼又產生第二道渦流補上一腳,這兩個渦流就是500公尺短場起飛的秘密之一,至於短場降落等等再說。SAAB 37是首架量產的鴨式佈局飛機,現在這種佈局方式廣泛運用在歐系和中系的戰機上,如颱風、陣風、SAAB 39、J-10、J-20等,而美系和俄系倒是較少採用。

為什麼叫「鴨式」,這也是有典故的。鴨式佈局的英文叫做canard,源自於法文的canard。“canard”一詞起於 1906 年Santos-Dumont 14-bis這架航空萌芽期的法國飛機,它在機首的有一個箱型的構造控制俯仰和偏航,由於它長得實在鴨頭鴨腦,從此這種配置就被稱為鴨式佈局。有些法國人認為這架14-bis才是第一架飛行器而不是萊特兄弟的飛行者號。

Santos - Nov12 1906

瑞典人將 SAAB 37的名字取做 Viggen,這個名字來自兩個不同的含義。
第一個是Askvigg,指北歐神話中,雷神托爾手中那支戰錘所製造出來的霹靂閃電。
第二個解釋來自於Vigg,瑞典文中的指鳳頭潛鴨,指出它的鴨式佈局設計。

1960年,艾森豪總統時期,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委員會提出一份軍事技術協議,在蘇聯威脅之下,美國承諾給予符合條件的國家軍事協助。瑞典被納入為協議的一部分,其工程師被允許使用美國最新的航空技術。1961年12月,瑞典政府批准了37號飛機系統的開發案。這是迄今為止瑞典有史以來最大的工業發展專案,十年間的投資佔瑞典所有研發費用的百分之十。SAAB最初計劃使用勞斯萊斯的 Medway 發動機,但這個發動機被取消開發,後來他們選了普惠的JT8D引擎,這是一顆波音727的客機引擎,瑞典人把它加上後燃器及逆推裝置魔改成Volvo RM8軍用發動機。這顆引擎成為當時戰鬥機引擎中尺寸第二大的(最大的是米格25的圖曼斯基R-15),引擎的大直徑使得SAAB 37機身外型看起來胖胖的。前文說完了短場起飛,現在來說短場降落,是的,就是因為逆推裝置,這個裝置在現在的客機上很常見,大家搭飛機降落時,在輪胎觸地後都會聽到一段的引擎轟隆聲並感覺到明顯的減速,那就是逆推裝置啟動了,它把發動機的排氣儘量向前推出以減低速度而不是使用剎車。

大質量的慣性加上高速,若直接使用來令片剎車會產生高溫甚至燒起來。SAAB 37也是靠逆推裝置減速來達成短場降落,它有三塊伸縮擋板可以把尾噴口塞起來,讓噴射氣流往前推,它逆推到甚至可以倒車,如下方的影片。有逆推裝置的戰鬥機很少,我知道的只有SAAB 37和歐洲的龍捲風TORNADO。

Viggen的雙輪起落架可承受 5米/秒的垂直下降速度,還採用類似汽車上的ABS防滑剎車系統來縮短著陸滑跑距離。綜合了一系列的專門設計,Viggen在普通公路上滑行 400m 即可起飛,公路上著陸的滑跑距離可限制在 450m 以內,完全滿足瑞典皇家空軍要求。現今的戰機短場起飛似乎是不難,台灣的IDF、幻象2000和F-16都可以在 500m 左右起飛,但著陸距離都無法像 Viggen 這麼短。

一開始SAAB工程師就打算使用電腦來代替第二個機組人員的工作,所以Viggen是世界上第一架使用積體電路中央電腦的戰機,可執行導航、飛行控制和武器計算等功能來輔助飛行員。SAAB 37於1967年首飛,瑞典政府最初打算採購800架,後來因為通貨膨脹等因素總數降低到329架。1971年7月,首架SAAB 37交付給瑞典空軍,飛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超出了預期,性能上最高速度可達2,230km/h,爬升率12,192m/min,升限約18,000m。畢竟量產是少,為了壓低成本瑞典空軍有通用構型的打算是正常的,這種概念是以一種機體作為平台,只需更換部分設備即可執行其他任務,有“模組化”的意思。在六十年前,這種思維相當前衛,而且以當時的技術,同一架飛機又能攔載、又能空優戰鬥、又能對地攻擊幾乎是不可能,往往是樣樣通樣樣鬆,老美在這方面就有不少的慘痛經驗。但這架SAAB 37做得還不錯,主要的構型如下:

AJ 37 對地攻擊型
SK 37 雙座教練型
SF 37 偵察型   <-- 本文模型的主角就是它了。
SH 37 海上偵察和攻擊型
JA 37 全天候攔截戰鬥機

SAAB 37搭載了當時獨步全球的戰術資料鏈系統,可執行四機編隊聯網及與地面管制站之間的資料傳輸 (STRIL-60),僚機的狀況諸如位置、油量、載彈等等直接顯示在儀表上,可以做到己身不開雷達由僚機鎖定並導引飛彈攻擊,協同作戰而不再是單打獨鬥,其技術大概領先世界十年。在冷戰的高峰期,Viggen的飛行員每年大約執行500次任務以攔截任何接近瑞典領空的不明飛機,包含華沙和北約國家。其中最有挑戰性的是美國空軍的Lockheed SR-71黑鳥偵察機,它可以達到3.3馬赫及85,000呎的最大升限。由於黑鳥的飛行路線大致固定,搭配了STRIL-60的Viggen成為世界上唯一曾經鎖定過SR-71的攔截機種。1987年6月,一架黑鳥在飛越蘇聯領土附近的波羅的海中立水域時突然發生發動機故障,飛行員別無選擇,只能在瑞典領空下降到25,000呎。那時的蘇聯在東德配有一個MIG-25PD Foxbat狐蝠式高速攔截機中隊,經常試圖攔截波羅的海上空的黑鳥,此時這架黑鳥處於極危險的狀態。突然,這架黑鳥被四架瑞典Saab 37 Viggen戰鬥機攔截,最後Viggen保護了黑鳥防止敵人的騷擾。這四名瑞典飛行員被認為是黑鳥機組人員的守護天使,這件事一直保密到2017年11月28日,美國空軍官員才公開在斯德哥爾摩向瑞典飛行員冷戰期間的協助提出感謝。新聞請點 --> 這裡,看看英文也不錯。

小故事就寫到這邊,現在資訊流通很多資料可以上網查。在兒時那個資訊不流通的年代,小學同學們曾口耳相傳這架飛機有機會進入台灣,主要是公路起降性能很符合台灣的要求,也不知是真是假?但後來是自己發展的IDF經國號戰機取代了F-5E。

回到模型上,這架飛機真是冷門中的冷門,1/72很少人做,1/144的日本盒玩系列根本沒有出。有可能是因為這個鋸齒狀迷彩太難搞的緣故,連做成玩具都賺不了錢。的確,是真的難搞,花了我超級多時間的。

APC_1656.JPG

想起小時候很喜歡這架飛機,一個小學生飇著雜牌淑女車來回28公里的到高雄市區買了一盒1/72長谷川AJ-37,當時好開心、想做出它的鋸齒狀迷彩。小時候不可能有噴筆也不懂遮蓋,心想用平筆手繪應該可以畫出鋸齒吧,後來發現太難了,鋸齒迷彩全都變成圓滑小碎花。文具店賣的一瓶15元的仙盈硝基漆要省省的用,對我而言那是高價品,絕對不會想拿來調色,顏色差不多像就塗上吧!總之結果是一架沒有鋸齒、顏色也怪怪的AJ-37,但我還是很喜歡它,小孩子的幻想能力可以腦補一切,經過大腦AI自動修正後,就變成一架超帥的飛機,天天拿出門和朋友在巷子裡走來走去,比劃著假裝在飛行。

現在大人了,有能力了,家裡的水性壓克力塗料好多,奢侈地練習調色,有噴筆也懂遮蓋了,這次我要把鋸齒做出來。

APC_1657.JPG

記得國中時代因為升學而停止做模型,那時我對自己說:
「我以後還要做模型!」
我至少做到了小時侯曾經承諾自己的事。

唯一沒有料到的是我沒想過我會老花眼(笑)。
小時候靠著腦補很開心,現在靠著重建兒時記憶很開心,
不管是哪個年紀,模型做得多精細、多好、多棒都不重要,我自己開心滿足這就夠了。

回到模型上,這盒不容易啊,刻線和精細是有,但分件細碎組立挺費工的,考驗打磨和補土技術,做完會想找一架好做的模型平復一下的那種。特別是偵照窗透明件,沒有一個合的。

APC_1618.jpg

APC_1639.jpg

座艙很繁複,層層疊疊,看起來很漂亮。

APC_1619.jpg

APC_1620.jpg

有做出進氣道和壓縮機葉片,但成品真的很難看見,即使用手電筒打光。

APC_1628.jpg

APC_1630.jpg

尾管的很讚,逆推裝置三片葉片有分開做出來,但看照片停俥時只有在上面的一片會自重垂下。

APC_1632.jpg

APC_1634.jpg

然後是補土地獄,分件的方式要不補到鉚釘很難啊!

APC_1644.JPG

APC_1646.JPG

最愛的塗裝過程,反正亂試亂玩。

APC_1648.JPG

APC_1650.JPG

機鼻空速管換成縫衣針,以前不知道碰斷多少根空速管,這次斷不了,反倒是製作過程中被刺到好幾次。

_DSC1876.jpeg

這架飛機是目前用了最多媒材塗裝的模型,壓克力水漆、砂紙、滲線液、粉彩、色鉛、油彩,其實在後期幾乎是全筆塗來調整色調變化和光澤,一點一點的畫出來。

APC_1681.jpg

APC_1682.jpg

這盒模型細小零件一堆,極其難搞的起落架。

APC_1684.jpg

APC_1686.jpg

然後是成品沙龍檔案照了。

_DSC1874.jpeg

_DSC1875.jpeg

_DSC1867.jpeg

_DSC1868.jpeg

_DSC1870.jpeg

_DSC1871.jpeg

_DSC1872.jpeg

_DSC1873.jpeg

_DSC1880.jpeg

_DSC1882.jpeg

SAAB 37其實很大一隻,下面的照片和同門兄弟及F-16比較,一眼可知。

_DSC1885.jpeg

_DSC1887.jpeg

_DSC1889.jpeg

_DSC1888.jpeg

後記:從國外模友回饋的資訊,我找到這種鋸齒狀、由硬線條幾何形狀組成的迷彩被稱為 FOA 迷彩,瑞典政府在 1960 年代決定資助和開發國內迷彩設計,而不是複製另一個國家所使用的圖案。用以確保在瑞典的地形中發揮最大效力,同時也是為了將新圖案作為國家象徵,一種瑞典武裝部隊專用的瑞典設計,希望能有助於公民對軍隊的認同。瑞典國防研究所 (瑞典文:Försvarets forskningsanstalt, FOA) 的科學家在 1970 年代透過廣泛的測試和實驗過程(包括航拍和實地試驗)對車輛迷彩圖案進行了研究,當時瑞典的軍事學說設想飛機被分散在各地機堡中,需要一種在溫帶森林裡和平原上可以有效隱藏的偽裝。當這種圖案在 1970 年代推出時,它被稱為 “FOA 迷彩”,反映了它的起源。FOA 迷彩被大量使用在 AJ-37 Viggen上,也使它被稱為 Viggenkamouflage。它在瑞典士兵中被暱稱為 lövhögen 即瑞典文 “樹葉堆” 的意思。其實類似的迷彩在二戰時期的德國就有了,主要用在衣服上,可以用英文 Splinter Camouflage 碎片式迷彩查看看。

※本文部份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及網路

 

為了這架飛機做了人生第一個地台、加拍了照片,這些照片比較接近視覺的感覺。

_DSC1929.jpeg

_DSC1939.jpeg

_DSC1942.jpeg

_DSC1943.jpeg

_DSC1944.jpeg

_DSC1945.jpeg

_DSC1951.jpeg

_DSC1955.jpeg

_DSC1959.jpeg

_DSC2041.jpeg

_DSC2043.jpeg

_DSC2044.jpeg

_DSC2046.jpeg

APC_1690.jpeg

APC_1691.jpeg

APC_1692.jpeg

arrow
arrow

    W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