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第三回的文字大多早已打好了,只是後來一直忙,
也沒什麼時間整理照片,編寫部落,
公司這個案子,一年內義大利去兩回了,差點有第三次。
上海也去了四次還五次,接下來還會有....真是驛馬星動...
隨著漸漸淡忘的記憶,義大利篇看來只能草草收尾了。
這篇是講交通的:
出差跨到假日,通勤的方式主要是公車和鐵路,
公車方面,車票是採計時制,打卡後90分鐘內有效,可任意轉車,搭捷運。
火車票方面和台鐵差不多,但多人乘坐也是一張票(下圖為四人),
義大利車票採榮譽制,不管公車或火車,請在公車上或火車站自行打卡,沒有剪票口,
出站也沒人查。雖然聽說被查到會重罰,但義大利人自己好像都沒人在打卡的。
火車上曾有遇過查票,但公車上我沒遇過。
(第二回出差同事有遇上公車查票,有當地小屁孩看到查票馬上衝下車!)
不過為了展現台灣人的榮譽感,我們可是都有買票打卡的唷!
義大利月台高度很低,上火車真的要爬上去,對老人家而言不太友善。
不像台鐵、高鐵的月台幾乎是齊平的。
義大利軌距都是國際標準軌,和高鐵一樣,這次坐到的火車只有
Regionale(R,區間車),時速可到160km/h。(我有開手機測速)
火車車廂外面看起來很舊,甚至幾乎都有塗鴉,
但內部還滿乾淨的,很多都是雙層車廂,
火車感覺十分沉重,但也感覺馬達很有力,所以還是加速很快。
空間的利用率不像日本火車那麼緊湊,
對坐式不可調的座椅讓人很不習慣,尤其人多對面是陌生人時。
後來有坐到一種新型的Regionale就和日系的電聯車很像,
這款底盤很低,人員自行車都可輕鬆上車,
外觀乾淨很多,也沒有對坐的尷尬,看來是有在改變。
擦肩而過的義大利高速列車有
Frecciarossa紅箭號(相當於高鐵)、
Frecciabianca白箭(相當於自強號)
其實還有一種Frecciargento銀箭號(慢一點的高鐵)沒看到。
另外還有看到民營的Italo,號稱高鐵界的法拉利。
除了義大利高速列車外,還有看到來自法國的TGV,
傳說中的義大利火車會嚴重誤點,但這次都沒遇到,而且很準時!
可能是和歐鐵接軌,所以不敢誤點了吧。
再來,另外一個交通工具就是路面電車,也就是台灣所說的輕軌,
怪的是,各地思維不同,
在義大利,這是很久以來市區重要的交通工具,
在日本,路面電車除了幾條留做紀念外,幾被淘汰,
在高雄和台中,輕軌則正在蓋。
我想應該是和馬路上的車輛數量有關,
在日本,塞車狀況明顯,路面電路全地下化變成地鐵。
台灣的做法是否是對的就不得而知。
這次沒機會坐上義大利的路面電車,以後應該也沒什麼機會了吧。
- Apr 26 Sun 2015 22:35
西方見聞錄(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