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3_21-49-54.jpg
這篇對我是深具意義的,
自從改用T牌水性漆、改用噴筆後,
這種感覺很久沒有了。
原來...... 是漆的問題!!
換成G牌水性漆,就可找到80%當年筆塗油性漆的感覺。
兒時的快樂感好像回來了,
2016-05-22_22-59-12.jpg
而且,這對山積的消化是很有幫助的。
這架喇叭商標1/144 SU-47也是軍援的飛機,
友軍剛好有多出來的山積,又說整台做成黑嚕嚕的,用鐵樂士噴一噴就好,
我想想也是,好像不算難做,於是就接手了。
結果真要做時,還是忍不住筆塗、遮蓋了白色的部份,微小折騰了一番。
2016-05-14_12-02-15.jpg
買了恐龍牌水性噴罐,大罐又便宜,缺點是顏色很少,而且只有光澤漆。
採購了黑色來對付整台黑嚕嚕的飛機(這樣的飛機好像還不少),
也買了白色來對付AT-3,順便對應公司工作上逆向掃描的需求。
整體來說,這台也是隨便做做的等級,
2016-05-23_21-53-09.jpg
2016-05-23_21-51-27.jpg
不求甚解的照盒繪、說明書塗裝,後來才發現有錯。
機背的小方塊原本忘了塗,剪了塊白紙貼上去就算了。
2016-05-23_21-52-31.jpg
雖然很潦草,卻猛然回想起小時候的樂趣。

SU-47最特別的就是它的前掠翼,
記得兒時(1984)看到X-29時的震撼!居然有翅膀朝前的飛機!
299396main_EC87-0182-14_full-1.jpg
這不是和手比出來的飛機一樣?!(要用手比出後掠翼是違反人體工學的)
09774c80-s.jpg
(這張哪來的?)
懵懂地看著軍事雜誌上寫的專有名詞,攻角、氣動力、複合材料、飛行控制......
好奇地做了一架紙飛機來試飛,結論是:偶而會飛,時常墜機。
長大以後才知道,原來X-29不是第一架前掠翼。
早在二戰時,德國就在研究前掠翼,
Ju 287被公認是前掠翼的鼻祖,1944年首飛,不過應該也是研究性質居多。
Gju287.jpg
二戰中的中華民國也有一台研驅一型(XP-1),有點小小前掠,第一次試飛時墜機收場。
下圖據說是當時少數留下的模型照片。
model.jpg
戰後,還是德國,HFB-320客機成了第一架量產前掠翼機,共造了47架。
1025manching-aussen-2.jpg
此外還有如LET L-13 Blanik滑翔機、Cessna NGP單引擎小飛機也有帶著一點點前掠,
blanik.jpg
20zs3du.jpg
因為角度不太明顯,算是平直翼的一種也不為過吧。
在X-29的30年後,俄羅斯做出了Su-47,據說,和X-29一樣,它也是實驗機。
Sukhoi_Su-47_Berkut_(S-37)_in_2001.jpg
不過它看起來更像是要量產的樣子,這盒模型裡還附上飛彈。
X-29和Su-47都可達到超音速,X-29 1.8馬赫, Su-47 1.65馬赫,
前掠翼在超音速下想必對材料和控制的要求更複雜。
和F-16放在一起,同樣都只載一個人,尺寸還差真多。
2016-05-23_21-58-35.jpg
和巨大的F-14放在一起,比F-14更大。
2016-05-23_22-00-27.jpg

總之,這台黑嚕嚕讓我很開心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T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